成果展示

数字人文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数字人文成果 > 正文

虚实毋论,上善若水

高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24-05-08

发布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不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上善若水”,在未来虚拟世界,水作为一种意向,也是利万物的资源。无论是现实世界中还是虚拟元宇宙中,人与水的关系都非常微妙。本作品以新媒体交互装置的方式试图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元宇宙时代的创新性。

交互装置设计思维导图


《虚实毋论,上善若水》交互装置的设计主要经历了作品图生成、交互算法编写、交互硬件设计三个过程,采用了人工智能风格迁移技术、Processing 编程设计、Kinect 体感仪等前沿计算与艺术软硬件技术(见下图),实现了多阶段的计算与艺术联合创作。

作品图生成过程:使用 AI 技术风格化风景照片


作品图生成部分,采用了前沿的基于 GAN 网络的风格迁移技术,将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黄河逆流中水的姿态特点,迁移到了一张真实的山水风景照片上(见作品图),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关于水的画作风格。人工智能可以在同一时间生成成百上千张画作,在这张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独具一格的创意元素,例如画面左部一只海狮样的图案、画面上部“活”字样的图案,这些元素都是由 AI 随机生成,人工并未进行干预,当然,每一个观看者都可以在这副 AI 画作中寻找自己独属的元素,创造性也是 AI 画作的一种魅力。

交互算法编写


交互算法部分,使用了简易而强大的 Processing 编程设计平台进行编写与调试,完成了作品图的动态展示、动态流体绘制效果、人体手部动作感应交互的技术实现。Processing 是一个灵活的可视化艺术编程平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使用历史,具有活跃的用户社区与 java、p5js、python 等多语言使用模式,且具有多种体感装置的传输接口,是创作交互装置作品的有利工具。作品展出时动态流体绘制的效果,主要是由 Processing 中的 pixelflow 库完成的,通过对流体颗粒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等物理参数的赋值,实现流动效果。体感交互部分,Kinect 库通过接口获取 Kinect 体感仪捕获的人体手部位置、姿态(张开或握拳)、移动速度等实时数据,实现观看者手部与作品图的动态交互。

交互硬件设计


交互硬件部分,采用了 Kinect 体感仪作为人体数据捕获工具。Kinect 具有深度和彩色两个摄像头,可以精准识别长 1.4 米 ~ 1.8 米,高 0.6 米 ~ 1.8 米范围内人体各部分的姿态,将位置、状态等数据通过接口传递给 Processing、Unity 等多个编程设计平台,提供了多种交互选择。

计算与艺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的当下,计算与艺术越来越多的进行了融合,形成了一门独具魅力的交叉学科。计算与艺术学科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定量化,使得大众也能借助计算机辅助创作和学习艺术。由高峰博士带领的道子团队,也一直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绘画的交叉领域,探索创新的方法与应用。其中团队的 AI 绘画系统,在水墨画生成与绘制和人工智能艺术“鉴”、“绪”、“读”、“赏”、“创”、“育”方向上,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文科智数化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