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数字人文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数字人文成果 > 正文

燕园文物数字博物馆

张剑葳,吴煜楠,尚劲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24-05-09

发布

团队简介


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 2016 年获批成立,是我校第二个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 2016 年获批成立.png),中心建设了一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支撑学院实验教学工作,其中《清官式大木作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同时中心也积极参与文物数字化、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数字人文等相关的科研课题。

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18035575@qq.com

背景


北京大学校园内文物众多,它们既是岁月的缩影,是文化的注解,也是历史的序列。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北大石刻文物,2018 年,北京大学石刻文物遗产数字化工作坊正式启动。工作坊由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与管理办公室发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办,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和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同参与。从 2018 年 12 月到 2020 年 1 月,工作坊一共组织了 5 次活动。活动采用工作坊形式,向北大全校师生开放,强调校内文物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为燕园学子与文物的互动提供了平台。(文物数字化工作坊活动照片)

数据来源


数据均为参与数字化工作坊师生以及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师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以及数码相机采集;(数据来源与处理方式)

数据处理方式


采用三维扫描点云数据配准并使用摄影建模软件通过照片计算生成文物三维模型,使用全景云台拍摄文物环境全景照片。(数据来源与处理方式)

数据目前应用情况


1、2020 年 6 月,燕园文物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师生可在校内访问http://relics.pku.edu.cn/,即可足不出户查看燕园 57 件石质文物。(应用情况/成果)

2、部分 3D 燕园文物,后期也进行了 3D 打印,用于实物展示。(应用情况/3D 打印文物.jpg)

3、依托燕园文物数字博物馆数据,与信管学院老师合作,在信管学院《多媒体技术》课程中,探索了利用人工智能检测石质文物病害的技术,目前已研发出裂缝与缺损两种病害的检测模型。(应用情况/人工智能检测文物病害课题汇报.jpg)

宣传报道及参与展览情况:

1、燕园石刻文物中部分文物为圆明园流散文物,故部分数字化成果同时参与了圆明园罹难 160 周年展览。(宣传报道情况/参与圆明园燕园流散文物数字化海报.jpg)

2、燕园石刻文物数字化工作项目成果由校文保办在校长办公会汇报获得校领导好评,并受到《北京晚报》整版深度报道及学习强国 APP 报道(宣传报道情况/深度报道)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文科智数化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