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大学“文科数智化”成果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第一作者 |
一级学科 |
成果形式 |
出版、发行、使用单位 |
1 |
Global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to climate risk: Evidence from satellite data |
徐江旻 |
经济学 |
论文 |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
2 |
平台企业反垄断、数字经济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
刘冲 |
经济学 |
论文 |
中国工业经济 |
3 |
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培育动力机制研究 |
黄卓 |
经济学 |
论文 |
社会科学辑刊 |
4 |
坚持诚实守信理念 健全数据交易制度 |
章政 |
经济学 |
论文 |
征信 |
5 |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小微信贷与风险——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
沈艳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学(季刊) |
6 |
大数据分析在宏观金融领域的文献综述——基于中央银行的视角 |
肖筱林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管理学刊 |
7 |
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韦东明 |
经济学 |
论文 |
科研管理 |
8 |
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成就与机遇展望 |
龚六堂 |
经济学 |
论文 |
人民论坛 |
9 |
贸易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研究 |
田巍 |
经济学 |
论文 |
产经评论 |
10 |
民族地区数字生活提升家庭幸福感了吗? |
董志勇 |
经济学 |
论文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1 |
户籍制度、身份认同和风险承担——基于CHFS数据的分析 |
锁凌燕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科学 |
12 |
数字经济、灵活就业与公共服务变革 |
李力行 |
经济学 |
论文 |
社会治理 |
13 |
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数据与新发现 |
张晓波 |
经济学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摘 |
14 |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避税 |
许云霄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15 |
区域实践与路径探索 从五大方向发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黄卓 |
经济学 |
论文 |
财经界 |
16 |
数字时代的协同共生框架:系统效率与价值进化 |
朱丽 |
经济学 |
论文 |
管理学报 |
17 |
数字信用的应用与创新 |
黄益平 |
经济学 |
论文 |
中国金融 |
18 |
Measuring systemic risk with high-frequency data: A realized GARCH approach |
黄卓 |
经济学 |
论文 |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
19 |
Why Do Financially Illiterate Students Perceive Lower Education Returns? Evidence From a Survey in Rural China |
袁诚 |
经济学 |
论文 |
SAGE OPEN |
20 |
数字乡村建设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
黄卓 |
经济学 |
论文 |
甘肃农业 |
21 |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
许云霄 |
经济学 |
论文 |
宏观经济研究 |
22 |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视角 |
沈艳 |
经济学 |
论文 |
金融博览 |
23 |
财政监管对区县级城投平台融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私募债券发行数据的分析 |
颜色 |
经济学 |
论文 |
财政研究 |
24 |
企业弥合数字鸿沟的微观机制——来自华为的案例研究 |
梅亮 |
经济学 |
论文 |
中国科技论坛 |
25 |
Testing for Trend Specifications in Panel Data Models |
宋晓军 |
经济学 |
论文 |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
26 |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王曙光 |
经济学 |
论文 |
农村经济 |
27 |
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数据与新发现 |
张晓波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科学 |
28 |
数字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 亟待啃下“硬骨头” |
黄卓 |
经济学 |
论文 |
中国电子报 |
29 |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协同管理与创新——资源编排视角的单案例纵向研究 |
朱丽 |
经济学 |
论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30 |
Estimating flow data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ual gravity and spatial interactions |
虞吉海 |
经济学 |
论文 |
ECONOMETRIC REVIEWS |
31 |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及其适配组态研究 |
梅亮 |
经济学 |
论文 |
管理世界 |
32 |
此情或可待:“离婚冷静期”规定对离婚登记数量趋势的影响 |
董浩 |
经济学 |
论文 |
社会学研究 |
33 |
资产数字化、银行风险与“双支柱”调控 |
刘蕴霆 |
经济学 |
论文 |
经济研究 |
34 |
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应当先“立” 后“破 |
翁翕 |
经济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约稿 |
35 |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的典型案例、启示及建议 |
周黎安 |
经济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教育部 |
36 |
我国M2与物价指数变动偏离之“谜”:解读与建议 |
肖筱林 |
经济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国办 |
37 |
The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s of Survey Methods i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Justice in China(with Lin Haibin,Master Candidate, Foreign Studies Schoo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联合署名) |
吴洪淇 |
法学 |
论文 |
(联合署名)Hong Kong Law Journal |
38 |
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法规制 |
张守文 |
法学 |
论文 |
《中国网信》 |
39 |
数字鸿沟与数字弱势群体的国家保护 |
王也 |
法学 |
论文 |
《比较法研究》 |
40 |
数据行为的经济法规制 |
张守文 |
法学 |
论文 |
《中国法律评论》 |
41 |
论政务数据共享的推进与边界 |
彭錞 |
法学 |
论文 |
《交大法学》 |
42 |
不正当竞争规则如何影响数字生产方式变迁:互联网司法的启示 |
胡凌 |
法学 |
论文 |
《南大法学》 |
43 |
全球溯源中心与数据权益分配 |
胡凌 |
法学 |
论文 |
《全球溯源中心——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沙方案》(谢伟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 |
44 |
The Use of Big Data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its Challenges |
江溯 |
法学 |
论文 |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
45 |
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法促进 |
张守文 |
法学 |
论文 |
《经贸法律评论》 |
46 |
精巧规制理论及其在数据要素治理中的应用 |
郭雳 |
法学 |
论文 |
《行政法学研究》 |
47 |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要素流通——以产权“结构性分置”为视角的分析(与尚博文合写) |
郭雳 |
法学 |
论文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48 |
商业数据的私法保护与路径选择 |
吴桂德 |
法学 |
论文 |
《比较法研究》 |
49 |
公共数据概念的扩张及其检讨(与王融合写,北大法学院21级博士生) |
王锡锌 |
法学 |
论文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50 |
数字行政的法治逻辑及风险 |
王锡锌 |
法学 |
论文 |
《中国法治》 |
51 |
数字智能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
强世功 |
法学 |
论文 |
《复旦教育论坛》 |
52 |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底层逻辑及展开路径 |
王锡锌 |
法学 |
论文 |
《数字法治》 |
53 |
重申量能原则:数字时代税收制度改革的规范性理由 |
张牧君 |
法学 |
论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4 |
公共数据开放的法律秩序:功能与结构的理论视角 |
胡凌 |
法学 |
论文 |
《行政法学研究》 |
55 |
DIGITAL EXHAUSTION PRINCIPLE IN CHINESE COPYRIGHT LAW: PRACTICE, 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论我国著作权法上的数字权利用尽原则:实践、讨论与发展) |
吴桂德 |
法学 |
论文 |
China Legal Science |
56 |
两种数据秩序及其法律回应 |
胡凌 |
法学 |
论文 |
《社会科学》 |
57 |
数据权利界定的路径(与钱子瑜合写)【联合署名】 |
易继明 |
法学 |
论文 |
《学习与实践》 |
58 |
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因应 |
张守文 |
法学 |
论文 |
《政法论坛》 |
59 |
数据要素产权的复合性运行范式(北大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尚博文、郭雳合写) |
郭雳 |
法学 |
论文 |
《上海经济研究》 |
60 |
网络爬虫行为的罪责认定路径:数据确权与利益平衡 |
王华伟 |
法学 |
论文 |
《环球法律评论》 |
61 |
以法治应对数据安全挑战 |
郭雳 |
法学 |
论文 |
《经济日报》 |
62 |
数实融合下数字经济的分类治理路径研究 |
郁俊莉 |
管理学 |
论文 |
河南社会科学 |
63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减污效应研究——基于“三方共治”的分析框架 |
沈体雁 |
管理学 |
论文 |
产业经济研究 |
64 |
融资结构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视角 |
郁俊莉 |
管理学 |
论文 |
经济经纬 |
65 |
构建数智化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赋能中小企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路径选择 |
陈丽华 |
管理学 |
论文 |
供应链管理 |
66 |
数字政府建设中政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
郁俊莉 |
管理学 |
论文 |
科技管理研究 |
67 |
数据赋权、网络协同、信任支撑:数字政府建设中政企合作的路径优化 |
郁俊莉 |
管理学 |
论文 |
新视野 |
68 |
高校教育数字化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
张影 |
管理学 |
论文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69 |
大数据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实施的准自然试验 |
郁俊莉 |
管理学 |
论文 |
当代经济管理 |
70 |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评估——基于S省三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微观追踪数据 |
尹俊 |
管理学 |
论文 |
经济科学 |
71 |
国内基于二手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前沿热点与理论运用 |
任菲 |
管理学 |
论文 |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
72 |
Data-driven comparison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towards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u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a review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
王镝 |
管理学 |
论文 |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
73 |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研究新范式:以CEO解聘问题为例 |
王聪 |
管理学 |
论文 |
管理科学学报 |
74 |
中国四大城市群的投资网络空间结构与演化特征——基于全国海量工商企业信息数据的分析 |
陆军 |
管理学 |
论文 |
城市问题 |
75 |
数字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创新实践模式 |
黄璜 |
管理学 |
论文 |
社会治理 |
76 |
数字评才: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干部评价问题破解与技术创新 |
萧鸣政 |
管理学 |
论文 |
电子政务 |
77 |
赋物以“智”,赋治以“慧”:简论ChatGPT与数字政府建设 |
黄璜 |
管理学 |
论文 |
学海 |
78 |
数智化产业供应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键点 |
陈丽华 |
管理学 |
论文 |
国家治理 |
79 |
论数字经济的税法调节 |
白彦 |
管理学 |
论文 |
税务研究 |
80 |
How streetscape affects car use: Examining unexamined features of urban environment with fine-grained data |
刘伦 |
管理学 |
论文 |
CITIES |
81 |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对策建议 |
仲为国 |
管理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教育部社科司专报约稿 |
82 |
共创未来:面向协同共生的数字化动态能力 |
董韫韬 |
管理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83 |
未来社区:发展规划与数字治理 |
陆军 |
管理学 |
专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84 |
《城市数字治理理论与实践——“一网共治”南京模式》 |
沈体雁 |
管理学 |
专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85 |
组织管理学:数智时代的中国企业视角 |
张志学 |
管理学 |
编著或教材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86 |
“数字成人礼”:00后从偏好QQ到偏好微信的信息行为转变 |
梁兴堃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图书情报知识 |
87 |
Industry credit spread forecasting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 and industry relationships |
孟凡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IEEE ICDM 2023 |
88 |
Mapping the Digital Divides in Smartphone Usage in the USA: A Triangulation of Large-Scale Mobile Log and Survey Data 美国移动端使用的数字鸿沟:大规模移动端日志数据与问卷数据的交叉 |
闫蒲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IS&T) |
89 |
Political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on YouTube: An Exploration of Digital Trace Data 视频类网站的政治信息获取与政治观点:以数字行为数据为依据 |
闫蒲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IS&T) |
90 |
教育数字化与未来图书馆发展——2023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综述 |
刘宇初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大学图书馆学报 |
91 |
When agenda setting research meets big data: A literature review since 2016 当大数据遇到议程设置理论:2016年以来的文献综述 |
闫蒲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
92 |
社会科学数据集的跨学科性研究——以CHARLS和CGSS数据集为例 |
王继民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现代情报 |
93 |
数字化转型时期大学图书馆的纸本文献服务重塑——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
张海舰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晋图学刊 |
94 |
国家战略视角下高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与思考 |
别立谦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图书情报工作 |
95 |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incident cataract surgery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5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longitudinal database |
金鑫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BMJ OPEN |
96 |
高校图书馆基于学科映射的数据资源增值服务 |
张俊娥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大学图书馆学报 |
97 |
“Dear Mayor, we need better internet connections!” A mixed methods study on digital divides trend and citizens’ policy appeals in China "亲爱的市长,我们需要更好的网络信号”通过交叉方法研究我国数字鸿沟变化趋势与公民数字政策诉求 |
闫蒲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Chinese Internet Research Conference |
98 |
国外图书馆开放元数据服务及其特点 |
李广建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图书情报知识 |
99 |
数字社会与图书馆的专业化发展———第三届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暨图书馆学系主任与馆长对话论坛述评 |
周亚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中国图书馆学报》 |
100 |
古籍数字化笔谈 |
王波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文化软实力研究 |
101 |
利益平衡视野下受控数字借阅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 |
张海舰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大学图书馆学报 |
102 |
基于扎根理论的数字反哺机制探析——以子代的视角 |
张鹏翼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图书情报知识 |
103 |
融合用户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设计 |
张鹏翼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图书馆建设 |
104 |
Conceptualizing Data Behavior: Bridging Data‐centric and User‐centric Approaches |
张鹏翼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Wiley |
105 |
Characterizing Data Practices in Research Papers Across Four Disciplines |
张鹏翼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论文 |
Springer, Cham. |
106 |
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项目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 |
童云海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中国雄安集团公共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
107 |
数字时代网络文艺评论的自律与他律 |
张慧瑜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中国文艺评论》 |
108 |
社会化媒体平台虚拟数字人用户感知探究 |
刘德寰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北京青年研究 |
109 |
数智时代重思人道与人道传播 |
师曾志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台州学院学报》 |
110 |
基于数字技术的网络内容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
谢新洲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 |
111 |
数智时代虚实共生中的模仿、真实与创造——以生命传播为视域 |
师曾志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学术论坛》 |
112 |
数字传播时代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
陈开和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中国版权》 |
113 |
战争中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武器化与数字化战争的到来 |
胡泳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现代传播》 |
114 |
数字环境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 |
陈开和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新闻战线》 |
115 |
数字拟态环境的生成:算法把关形塑网络信息环境 |
胡泳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十三辑) |
116 |
数智时代重现日常生活中的共情传播:邻近、交谈与势力 |
师曾志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十三辑) |
117 |
重思数字基础设施及其与人、自然之关系——以图底关系为方法论的本土化考察 |
胡泳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论文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18 |
他山之石:未成年人数字安全保护与素养发展的国际实践 |
田丽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专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19 |
他山之石:未成年人数字保护与素养发展的国际实践 |
田丽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专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20 |
中国未成年人数字产品使用与成长发展报告(2023) |
田丽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皮书/发展报告 |
乐高玩具(上海)有限公司 |
121 |
数字文化新范式与人文创新研究 |
高峰 |
艺术学 |
论文 |
《包装工程》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122 |
中国城市电影业指数研究:方法、构建及比较 |
易婧 |
艺术学 |
论文 |
当代电影 |
123 |
数字人文视野里的平台知识社群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 |
李道新 |
艺术学 |
论文 |
当代电影 |
124 |
后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工业美学如何“接着讲”:维度与方向——专访知名学者、电影评论家陈旭光 |
陈旭光 |
艺术学 |
论文 |
电影文学 |
125 |
体验原真与保护原真: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与综合利用 |
王韶菡 |
艺术学 |
论文 |
艺术设计研究 |
126 |
“众包群智”:数字人文视域下电影数字平台的理路与进路 |
易婧 |
艺术学 |
论文 |
电影评介 |
127 |
中国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22) |
向勇 |
艺术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128 |
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
李道新 |
艺术学 |
专著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129 |
以技为剑 以文化成:深入促进美术经典数字化传播的思考 |
曹芳芳 |
艺术学 |
电子出版物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平台 |
130 |
Earthquake exposure during adolescence and later-life depressive symptoms: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
裴丽君 |
社会学 |
论文 |
SSM-POPULATION HEALTH |
131 |
从灵肉俱在到灵肉分离再到灵肉相融——数字时代日常意义的个体汇聚 |
邱泽奇 |
社会学 |
论文 |
探索与争鸣 |
132 |
数字化与文科范式革命 |
邱泽奇 |
社会学 |
论文 |
大学与学科 |
133 |
老年人生产性劳动供给对生活满意度综合指数的影响探究——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的检验 |
陆杰华 |
社会学 |
论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134 |
区域性别文化影响视角下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研究——基于2018年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验证 |
陆杰华 |
社会学 |
论文 |
西北人口 |
135 |
子代孝道类别对亲代福祉的影响探究——基于CFPS2014的实证检验 |
陆杰华 |
社会学 |
论文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136 |
数字智理需要目标与观念革新 |
张静 |
社会学 |
论文 |
浙江社会科学 |
137 |
老年人网络参与对其社会信任的影响——基于CGSS2018数据的检验 |
陆杰华 |
社会学 |
论文 |
人口学刊 |
138 |
聚焦关键领域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
邱泽奇 |
社会学 |
论文 |
中国网信杂志 |
139 |
普通高中在线教学师生互动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全国高中在线学习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郭丛斌 |
教育学 |
论文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40 |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来自2003—2021年调查数据 |
岳昌君 |
教育学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41 |
Towards a fuller picture: Trian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based on trace and think aloud data |
范逸洲 |
教育学 |
论文 |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
142 |
美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
汪琼 |
教育学 |
论文 |
世界教育信息 |
143 |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能评测和辅导系统设计 |
贾积有 |
教育学 |
论文 |
中国电化教育 |
144 |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
尚俊杰 |
教育学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45 |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教育平等的影响——基于2000—2020年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 |
吴峰 |
教育学 |
论文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146 |
以首善标准推进首都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
贾积有 |
教育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室 |
147 |
罗卡亚·迪亚涅:引领非洲数字技术发展的新生代 |
王海媚 |
国际问题研究 |
论文 |
《中国妇女报》 |
148 |
欧盟“产业数字化”与中欧数字关系 |
黄郑亮 |
国际问题研究 |
论文 |
《外交评论》 |
149 |
数字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担当 |
王栋 |
国际问题研究 |
论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150 |
大国战略竞争时代全球数字治理新态势及中国的应对方案 |
张高原 |
国际问题研究 |
论文 |
《领导科学》 |
151 |
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
林丰民 |
外国文学 |
论文 |
电化教育研究 |
152 |
《北京大学早期东方学图书数据建设的历程》 |
陈明 |
外国文学 |
论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53 |
《大数据与数学建模——论马修·乔克斯的文学常量分析》 |
凌建侯 |
外国文学 |
论文 |
《社会科学家》 |
154 |
Data-driven analytics of COVID-19 ‘infodemic’ |
苏祺 |
外国文学 |
论文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 |
155 |
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构建及测度研究 |
严洁 |
政治学 |
论文 |
今日科苑 |
156 |
Exploring the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road infrastructure on rural residents? income: Evidence from nationwide panel data in China |
严洁 |
政治学 |
论文 |
TRANSPORT POLICY |
157 |
将性别平等视角纳入技术和创新 利用数字转型赋权妇女和女童 |
王海媚 |
政治学 |
论文 |
《中国妇女报》 |
158 |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的典型案例、启事及建议》 |
刘蓝予 |
政治学 |
研究或咨询报告 |
教育部办公厅 |
159 |
外语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构建 |
陈肯 |
语言学 |
论文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160 |
智能教育时代:国际中文教师数字发展之路 |
陈肯 |
语言学 |
论文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61 |
《关中地区东汉时期同墓合葬问题研究——基于数据统计和个案分析》 |
李云河 |
考古学 |
论文 |
张剑葳、彭明浩主编《青阳瑞木——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四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
162 |
《数字技术创新文物修复与展陈思路——针对罐形陶瓷类文物的新型数字修复方法初探 》 |
刘晟宇 |
考古学 |
论文 |
《博物馆管理》2023年1期 |
163 |
2022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分析 |
王波 |
统计学 |
论文 |
大学图书馆学报 |
164 |
从统计数据看共同富裕的艰巨性 |
郑伟 |
统计学 |
论文 |
中国社会保障 |
165 |
A Survey on Video Action Recognition in Sports:Datase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吴飞 |
体育科学 |
论文 |
Sports Medicine Op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