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中外人文交流全球胜任力研究所(简称“全球胜任力研究所”)协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召开。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管理者、教育专家120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建设。

研讨会现场

朱永新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指出,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教育,一是要引导广大一线教师树立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提升一线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让赋能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二是要努力把握技术赋能方向,让人工智能为教学工作做减法、为学业负担做减法;三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在创造知识、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用人工智能打造未来学习中心。

于长学致辞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表示,人文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领域人文交流。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人文中心将持续在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教育、全球胜任力培养等方面,打造科技领域人文交流品牌项目。

朴世龙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表示,北大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将“数智化+”作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重点建设的校级交叉学科方向,统筹全校研究力量,成立了人工智能发展委员会和人工智能工作专班。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北大推进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发表主旨演讲
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题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曾有两种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显著影响:黑板让教师能够同时教许多学生;印刷机使知识的传播变得容易。显然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但务必确立正确的评估指标。人工智能对教学内容的影响将比对教学方式的影响更为深远。”

董奇发表主旨演讲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董奇在题为“脑智发育研究助力人工智能与教育有效结合”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真正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是尽可能客观科学地理解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包括脑科学规律,更要基于对这些规则的理解,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赋能教育和学习的活动,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梅宏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若干认识与思考”的主旨演讲,既肯定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赋能的巨大潜力,又提示了前路可能的风险。他通过“Education of AI:学生培养的必然要求、Education with AI:教师教学的必备技能、Education by AI:需要高度审慎的选择”等几个维度精彩而生动地阐述了AI如何赋能教育,最后强调了“Education for future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北京大学-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
主旨演讲结束后,朴世龙,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梅宏,北大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北大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熊校良,全球胜任力研究所执行主任刘恋、副主任王凯昊共同出席了北京大学-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的启动仪式。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北大“计算+多学科”的基础科研和实践能力,开展支持教育领域大模型的应用研究以及教师、学生应具备的人工智能基础素养的模型构建和标准研究,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进程。

圆桌讨论现场
圆桌讨论环节,由北大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主持。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胡振江,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教授,人大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4位嘉宾,共同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前沿进展和在教育领域应用及落地的实践与前景。

曹培杰作主旨演讲
下午的会议阶段,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发表了题为“科学教育政策研究与解读”的主旨演讲,回顾了世界各国在不同阶段科学教育的配套政策,梳理了我国当前科学教育政策的脉络。

姜振鹏作主旨演讲
全球胜任力研究所秘书长姜振鹏发表了题为“诺奖计划赋能打造科学教育强校”的主旨演讲。诺奖计划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发起,已经在全国8省超过50校落地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为科学教育、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供了切实抓手。

圆桌讨论现场
下午的圆桌讨论阶段,在全球胜任力研究所秘书长姜振鹏主持下,北大讲席教授谢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副校长袁中果,刘恋,围绕“中小学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展开了深度探讨。

课题发布现场
圆桌讨论后,北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崔斌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指南。

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客座研究员聘书颁发仪式
胡振江、刘恋为首批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北大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王腾蛟主任、北大计算机学院陈向群教授、北大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王韬主任以及首批客座研究员代表——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重庆市教委国际处原处长乐勇、清华大学教授魏军、人大附中正高级教师袁中果、清华附中正高级教师张月英、北大附中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肖然、北京八十中高级教师贾志勇、中关村三小高级教师郝石佩颁发了聘书。

基地学校授牌仪式

实践学校授牌仪式
熊校良、刘恋为首批基地校——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等7所全国知名中小学校,以及首批实践学校授牌,推进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和实践网络的建设。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