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社会科学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举办“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大雪篇活动。本次活动是“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的第37期,主题是“数字化心理干预在高校中的实践”。
沙龙由北京大学心理与科学学院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符仲芳主讲,主要邀请心理学、医学人文、人口学、社会学、公共卫生、艺术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沙龙由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主持。
符仲芳作主题报告
符仲芳介绍了在当前治疗资源缺乏、心理疾病频发的场景下,基于移动设备的数字化心理干预程序在应对资源缺口、提高干预可及性、匿名性、形式多样性方面的优势,认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心理干预的方式是富有前景的。她介绍了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大学生抑郁自助iCBT移动端的过程和对大学生群体的抑郁情绪进行干预的效果检验。
在iCBT移动端开发过程中,符仲芳强调心理学家要将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发展阶段、干预手段呈现在抑郁治疗的过程中,并将需求明确表达给产品设计者和用户体验设计师,从而实现从专业心理学研究到软件产品的转变。iCBT开发了6个主题单元的抑郁干预模块和4个相配合的小程序功能模块,并利用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组与19所高校心理中心合作,回收了1719份有效问卷,根据研究标准筛选473名学生参与循证研究,对比了干预组、阅读组、等待组在6—8周后的心理干预效果,发现干预组的抑郁改善水平显著高于等待组,但与阅读组差异不显著。基于此,符仲芳提出了对数字化技术在心理干预中复杂性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应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水平的数字化技术介入心理干预,以达到最高性价比。对比传统临床医学的抑郁模型,符仲芳强调应关注抑郁症症状的构成本身,从而能够在统计学意义下发现症状之间关联和结构的变化,并提出采用网络分析捕捉心理干预过程中共病网络的变化,对更具体的心理干预机制的理解有助于促进未来心理干预设计与效果检验。
与会嘉宾交流讨论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嘉宾针对实验设计和心理干预效果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孙黎指出,本研究间接展现了科普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的作用,后续可以通过进一步区分所适用人群,对比发现科普教育的效果。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姜佟琳提出,在抑郁症状和测量量表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Gap”,依靠经验主义难以解决全部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苏允爱提出,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产品时,也应当关注用户使用不同类型终端的行为规律,控制调节变量。医学人文学院苗淼提出,研究样本量不足可能是无法凸显干预组与阅读组对比效果的原因。人工智能研究院马千里认为,实验流程中关于用户体验的正向反馈和信息运营手段的加入,例如用户使用足迹的分析,可以辅助改善分析效果。同时,现场同学从自己亲历者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将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的心理干预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活动中,节气沙龙继续开通线上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双会场联动,面向校内各院系以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单位开放直播。社会科学部继续与勺园中餐厅展开合作,应时而食,推出大雪节气特色美食供与会师生品尝。
燕云直播平台
大雪节气菜单
现场讲座视频:https://resource.pku.edu.cn/index?r=lecturevideo%2Fview&id=44235
专题链接:“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