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类常被视作社会性动物,独处也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独处可以带来自由,激发创造力,也可以招致孤独和无意义,取决于人们对独处的态度和选择。当人们对独处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主动选择独处时,独处可以帮助人们放松恢复,促进思考;但当人们对独处持有一个消极态度、被迫独处时,独处往往伴随着孤独、更低的生命意义和生活满意度。如何提升人们对独处的积极态度,使人们更好地从独处中获益呢?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姜佟琳研究员课题组从敬畏的视角出发,提出敬畏可以带来自我超越的感受,进而促进对独处的积极态度。一方面,当感到自我超越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周围的背景褪去,只有自己在和更大的存在对话,进而感到孤身一人,但同时这种自我超越带来的与人类和更宏大事物的联结,会让个体即便感到孤身一人但也并不感到孤独。这种孤单但并不孤独(alone but not lonely)的感受,可以打破独处往往意味着孤独的迷思,消解人们对独处的负面印象。
另一方面,敬畏带来的自我超越会使人们超越日常的烦扰忧虑,思考人生意义、真实自我等深刻议题,而独处是进行深刻思考的绝佳时机,因为它可以确保人们免受社会因素的限制和侵扰,提供思考的自由。故伴随着自我超越带来的深切反思,敬畏会让人们更加看到独处之于个体的价值,对独处有更积极的态度。
为探究敬畏对独处态度的影响,课题组采用大数据研究、实验研究、经验取样法研究和干预研究检验假设。研究1通过对Twitter用户发布推文的文本分析,发现文本中“敬畏”语义(相比“感到有趣”语义)的表达与“孤单但不孤独”和对独处的积极态度的表达呈正向关联。研究2—6采用不同敬畏操纵(图片、想象任务、视频)、不同孤单、孤独、对独处积极态度的测量方式(量表、图片、活动参与意愿等),验证了敬畏会让人感到孤单但不孤独,同时对独处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研究7采用经验取样法,证实了日常生活中敬畏感受与孤单但不孤独、对独处积极态度的正相关。最后,研究8为干预研究,发现为期5天的敬畏干预可以通过影响对独处的积极态度,进一步增加人们的精神幸福感和心灵的宁静。
图为研究3对孤单感受和独处态度的图片测量
图为研究8敬畏干预对精神幸福感和心灵宁静的影响
该研究关注到日常生活中重要但常常被忽略或者负面看待的独处时间,提供了帮助个体提升对独处积极态度,享受独处的指导建议。该研究也进一步指出区分孤单(alone)和孤独(lonely)的必要性,因为孤单并不意味着孤独,比如人们在敬畏中通常感到孤单但并不更孤独。该研究也进一步指出敬畏的干预价值,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探索基于敬畏的干预措施,探索对幸福感的影响。
文章以“Awe Foster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olitude”为题发表于Nature Mental Health。姜佟琳课题组博士生殷艺格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姜佟琳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课题组博士生袁文颖、郝晨箫,课题组已毕业的本科生杜宇晖、徐正博,以及Texas A&M University的Joshua Hicks教授也为本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